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李麻花
《1》
喝茶多年,仍会被武夷岩茶的铮铮岩骨惊艳。
岩茶的茶汤中,总有种火山喷发的炽热,与江南细雨的清润,在口腔中共存的感觉。
身边有位朋友第一次喝岩茶时,给出的评价是:“这茶会打架!”
那日她喝的是肉桂,但凡领略过那辛辣感、桂皮香的茶友,想必都会觉得这形容十分贴切。
不同于白牡丹或春寿眉的甜润温和,肉桂一入口,就给味蕾来了个下马威。
反应过来之后,只觉一股劲道、柔韧的力量,在口腔中巡回激荡。
展开剩余87%喝岩茶,总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,有些上瘾。
与肉桂相对的,是水仙。
醇厚的木质感与清冷的兰香,与肉桂的热烈对比鲜明。
但二者仍有共通之处——力量感。
岩茶圈中,有一句老话:“醇不过水仙,香不过肉桂。”
作为岩茶的两大当家花旦,它们独领风骚,互不相让。
具体差别,请看下文。
《2》
首先,二者在树种上就有着本质差别。
武夷岩茶的茶树品种大多是灌木种,肉桂也不例外,唯独水仙是特殊的小乔木。
小乔木大叶种,叶片大而肥厚,呈椭圆形,能够积累更多内质。
以此制成的干茶,条索粗壮,像少了翅膀的蜻蜓,头部微微膨大。
水仙的采摘时间,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。
对于老丛水仙来说,采摘的时间还要稍稍延后,等到5月中下旬再采。
而肉桂是灌木型中叶种,叶片偏小,干茶条索紧细,色泽乌润。
肉桂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开采,具体时间会根据当年的天气等因素调整。
水仙和肉桂的采摘标准,都是武夷岩茶常用的“开面采”。
即,按照一芽三叶、四叶的标准采摘嫩梢,不采因营养不足而停止生长的“休止芽”。
水仙和肉桂的制茶流程大致相同,但细节有异,在此便不再赘述。
《3》
风味方面,一言概之,水仙讲究“醇”,肉桂讲究“锐”。
水仙以兰花香、木质香、丛香为主,自带山野气息,树龄高的老丛水仙,还会生出粽叶香,丛香更显。
丛香,其实就是常绿乔木的纤维苍老之后,生成的老木头味。
从整体来看,水仙的香气是内敛平和的。
丰富的内质,使水仙有着极其丰腴的汤感,汤水喝到口中,舌面能明显感觉到汤水中沉甸甸的内容物。
茶汤稠滑、绵柔,滋味饱满,咽下之后,回甘生津之感迅速涌现,回味持久。
与肉桂相比,水仙的后劲更足。
而肉桂的香气,从一开始就极具侵略性。
肉桂有着标志且特殊的桂皮香,香气辛锐,层次丰富。
这种桂皮香类似卤料包里桂皮的味道,带着异域的气息。
桂皮香混入茶叶的鲜香中,肉桂的茶汤会变得又醇和、又尖锐。
茶汤滋味浓烈,咽下之后,有微微刺喉的感觉,那便是肉桂标志性的辛辣感。
肉桂气质奔放,更贴合“岩骨花香”的气韵。
这是它的特殊之处,与其他温润、柔和的茶都不同。
《4》
风味上展现出的差异,使得水仙和肉桂的受众也有区别。
水仙柔和清新,更适合刚开始接触岩茶的新手。
而肉桂的香气霸道,需要一定的喝茶经验才好接受。
水仙的滋味自成一派,肉桂的香气无法超越。
从当下的市场来看,买水仙比买肉桂,更容易买到正宗的。
因为肉桂的造假成本太低,有香气的茶都能说成肉桂,没有喝过真正桂皮香的新茶友不好分辨。
从品质的角度来看,水仙以树龄老为优,树龄越老滋味越醇厚。
而肉桂看重山场和工艺,山场决定了肉桂的上限,工艺决定了它的具体表现。
水仙标志性的丛味没有替代品,尤其是老丛,木质香足,浆感丰厚。
但正宗肉桂的香气,是水仙的树种优势无法替代的。
每年岩茶上新,只要是正岩的肉桂,就不愁销路。
如果让肉桂和水仙一样追求树龄,是不可能的。
因为肉桂属于灌木,在40年树龄左右便会衰老、死亡,如此,便没有“老丛肉桂”一说。
但不可否认,稍微老一点的,二三十年的肉桂,香气会更浑厚、沉稳一些,胶质感更加丰富。
总的来说,水仙与肉桂,燕瘦环肥,各有所长。
《5》
早年间,做过一款礼盒,名为《岩茶三剑客》。
一盒之中,大红袍、水仙、肉桂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武夷岩茶,都聚齐了。
当时做这个组合的初衷,正是为了方便想学习岩茶的茶友。
三款刚好放在一起对比品饮,体会其中精妙。
多年过去,再谈起水仙和肉桂,只觉时光荏苒。
当初制茶、撰文的人,逃不过年岁增长,而水仙和肉桂却还似从前那般。
一个沉静柔软,一个辛锐活泼,风采一如往昔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富成配资-富成配资官网-炒股配资平台官网-配资平台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